以儿童发展优先的名义开展主题审议——浙江大学幼儿园第十六届学术月分园实践专场

阅读数:2415

11月10日,浙江大学幼儿园第十六届学术月“转向儿童的分园实践——回顾与反思”版块在华家池分园开启。本场活动主题为“促进幼儿的学习与发展——以《我的家乡》为例谈主题审议”,中心邀请了浙江省特级教师、上城区教师教育研究院副院长汤肖丽莅临现场,上城区各幼儿园园本研修负责人、第二区域链的老师们及其他分园空班教师参与线上直播,活动由华家池分园副园长冯文君主持。

结合上学期中心开展的中班《我的家乡》主题审议-实践-反思深度研修,华家池分园带着对审议的理解,展开了对主题《我的家乡》的行动研究,对主题实施中“幼儿的兴趣”“幼儿的需求”和如何关照学习与发展做了深入的反思。张敏老师基于主题前审议中关于“幼儿社区”概念的建构过程,向大家分享了课程故事《点线面结合 “多维度”体验》从幼儿真实经验出发,支持幼儿深入探究,基于问题逐步解决问题,为幼儿的成长提供个性化支持。李佳老师分享了课程故事《杭州伢儿学说杭州话》,阐述了儿童发展优先理念下,不仅需要明确的主题目标,更需要遵循幼儿学习特点,注重迁移和运用对儿童发展的意义,用螺旋式设计活动,有效推动幼儿发展。

为了更好地引导老师们对儿童发展优先的理解,对教研有思考、有争论、有质疑、有反思,华家池分园副园长冯文君带领着中班组的教师现场开展了《多彩的秋天》主题前审议教研活动展示。聚焦“幼儿原有经验和兴趣需要”,从“幼儿经验和兴趣调查方式的探寻”“幼儿经验和兴趣的分析”“主题脉络梳理”三个方面展开深度研讨。展示过程充分体现了“儿童发展优先”的理念,老师们努力在主题审议的过程中转向儿童、理解儿童,把儿童放到课程的中央。

浙江省特级教师汤肖丽老师对“课程故事分享”“教研活动展示”两个版块中老师所呈现的专业思考以及转向儿童的行动实践给予高度肯定,同时关于课程审议和课程实施提出了建议,学会深度思考,提升教研技能。

此外,其他姐妹园也带着自己的实践案例与思考,积极参与到活动。紫金港分园副园长石英分享了案例《场景学习理念下促进儿童深度体验》,在“如何利用小区的资源开展课程来促进幼儿的学习与发展”方面给大家带来了新的启示和思考;西溪分园和钱江分园团队则结合各自实际,就主题审议中的链式优化及实施作了精彩评析与报告,与大家一起厘清优化策略。

活动结束后,老师们走入华家池分园,观摩其园所环境和班级环境,再次感受环境与课程的关系、环境与儿童学习发展的关系

研修不止,学习不停。在一次次碰撞与思考中,浙大幼教人将继续以“儿童发展优先”为引领,做好每一件与成长有关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