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开拓孩子们的视野,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体验科技的神奇与奥秘。5月10日,玉泉分园全体大班小朋友兴致勃勃地走进浙大紫金港校区农学种植基地、考古博物馆和建工实验室,与专家教授们进行零距离访谈,并积极互动。
五月的紫金港,繁花似锦、水灵静穆。高低起伏的建筑群落气势恢宏、美轮美奂。落英缤纷的校园小径上,莘莘学子正在深情诵读,空气中弥漫着浓郁的书香气息,一切都是那么美好。
孩子们一路欢歌笑语,兴致勃勃地来到了位于紫金港校区正门旁的农业基地。这里有枝繁叶茂的梨树、苹果树、桃树、石榴树。树上一个个精致小巧的梨儿、神奇的鸟窝、还有被截成一段一段的树枝引起了孩子们的兴趣。孩子们迫不及待地向农学院的白教授问长问短:“为什么这里要在梨树上安装一张网?”“为什么要把枣树截成一节一节?”“ 为什么要在树上放置一个黄色的小房子?” 一连串的问题,在白教授耐心细致的解释下,孩子们豁然开朗。原来,为了让梨树享受更好的阳光,方便果农采摘成熟的果子,农场的叔叔在梨树上面盖了宽大结实的铁丝网,不让梨树的枝叶往上生长,可以横向生长照射更多的阳光,结出更饱满的果实。把枣树树枝割成一节节,叫环割,是为了让树枝上端吸收更好的养分,让果实长得更大更多。树上装的黄色的小房子可以吸引更多的虫子,不让虫子去破坏果叶......孩子们听了恍然大悟,原来果园里有着这么多学问呢!孩子们漫步于果园小径,聆听白教授的一路介绍,还明白了吃梨要选母梨,母梨果肉细腻、水分饱满。果园参观让孩子们大开眼界、收获满满。
位于紫金港西区的考古博物馆,成了孩子们心中向往的圣地。一进场馆,孩子们就被博物馆的宏伟壮丽所吸引,栩栩如生的敦煌莫高窟第220窟复制窟开凿于初唐,虽经后代重修,均较好地保留了初唐时的风貌。举世无双的的敦煌壁画惟妙惟肖,壁画的结构布局、人物造型、线条勾勒都较好地反映了各个时期的艺术风格和传承演变,技术价值弥足珍贵。由12台投影机拼合组成的8mx8m的虚拟巨幕可显示3k×3k像素分辨率的高清视频和图像,再次让孩子们感受到艺术珍品的华丽;更为赞叹的是由200多盏小灯组成的辉煌天眼,恍如手术台的灯光照射,让科学家们考古时没有阴影。草坪上用无人机进行的地下探秘更是引起了孩子们的高度关注,孩子们看了不禁感叹科技的神奇力量。一路走来,仿佛置身于历史久远的时空,踏着祖先的足迹,走到了现代文明,领略了科技的神奇与魅力。
建工学院的科学小实验让孩子们置身于科学的海洋,尽情遨游。虹吸现象十分神奇,虹吸在水流遇到障碍物会改变路线。改成什么样的路线呢?不同高低管子里的水流压力一样大吗?一个个“为什么”激发了孩子们强烈的好奇心。申教授用浅显易懂的语言,把深奥的科学原理用图文并茂的方式进行讲解、梳理,孩子们认真观察、仔细倾听,从中明白了很多科学知识。再次领略了科技带给人类的财富。
本次科技之旅集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操作性于一体,让原本抽象枯燥的科学原理变得生动有趣,极大地激发了小朋友对科学活动的兴趣和探索热情,开拓了孩子们的视野。作为科学特色的浙江大学幼儿园玉泉分园,充分利用浙大得天独厚的优质教育资源,努力为孩子创造一个学科学、懂科学、做科学、爱科学的乐园,让孩子们在动手动脑中启迪智慧,探索创新。
时间: 2019-05-13 17:2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