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自理能力与自主同行

阅读数:807

——小班幼儿生活环节中自理能力的自主性体现

  曾记得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过“凡是儿童自己能做的,应当让他自己做”。从儿童心理发展规律看,年龄越小越单纯,可塑性越强,越容易接受各种影响和教育,此时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及生活习惯越易成功。小班幼儿刚好经过一年的托班生活,已经适应幼儿园的集体生活,他们的身体发展也已适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让他们学做一些简单的事是符合这个年龄段幼儿特点的。结合新《省一》标准的精神,为了提高幼儿的自理能力,在一日活动的各个生活环节中,我们崇尚以“快乐自主”为宗旨,让幼儿在园的生活环节显得更加轻松、快乐、自主。
  一、巧用音乐,自然过渡
  我们尝试利用音乐作为生活环节转换的信号,将单一化活动内容改为可以根据幼儿需要进行的多项选择活动。如我们挑选了“洗手歌”“喝水歌”“轻音乐”“小手拍拍”的背景音乐,音乐一响,幼儿就可以自主地去入厕、喝水、休息等等。在轻松的音乐氛围中,生活环节显得更自在。
  二、创设环境,激发自主
  为了让小班幼儿摒弃以往教师包办代替的现象,更加自主地进行生活活动,我们在物质环境的创设上做了很多巧妙的安排,如提供了小型的豆浆壶、小巧的饭勺、盛放点心的容器、餐桌的调整、生活区的创设等等。所有的尝试和改变都是为了激发幼儿自己动手实践的愿望,为锻炼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三、适时放手,充分实践
  首先作为教师的我们,要转变原有的教育观念,学会适当的退位,适时放手,把更多锻炼的机会交给幼儿,让他们能更加自主地去做这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如自己倒豆浆、取点心、盛饭菜、倒漱口水等等。幼儿的自理能力就是在这样一天天的动手实践的过程中有了明显的提高。
来源:华家池分园  作者: 冯文君  编辑:  摄影:
时间: 2017-01-05 14:34:54  
改变文字大小: | |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