粽叶飘香艾蒲长——西溪分园端午节系列主题活动

阅读数:1862

叔叔和我们话端午

    为了让孩子们更加了解中国汉族四大传统节日中的端午节文化,6月7日,中一班特邀请了懂中药材的外援助教—青春宝的蔡叔叔来为孩子们介绍端午节的由来、文化以及端午节必不可少的艾草、菖蒲。
   
蔡叔叔将端午节的文化分别从端午来历、吃粽子、赛龙舟、佩香囊、挂艾叶菖蒲等方面来跟孩子们进行阐述。并着重对佩香囊和挂艾叶菖蒲这两个习俗进行了介绍,通过香囊和艾叶实物演示告诉孩子们,端午节要佩戴香囊,不但有辟邪驱瘟之意,还有襟头点缀风。如果把艾草和菖蒲一起燃熏,还能赶走蛇、虫,是一种环保的空气消毒的良方。
   孩子们在了解中国悠久的历史节日文化的同时又增加了对植物探索的乐趣以及对中药材的初步认知。(文:胡沁雪妈妈)

染蛋撞蛋乐无穷

   江南地区到端午节还要以挂彩蛋的形式来庆祝节日!6月7日,中班组的孩子们开始了染蛋撞蛋的游戏。
   一早,孩子们小心翼翼地从书包里拿出鸡蛋,丝袜。准备好原材料后,孩子们将树叶贴在鸡蛋表面,并用丝袜裹好,开始了染蛋行动。经过漫长晾干时间的等待,孩子们迫不及待地把鸡蛋取出来,当看到鸡蛋上一个一个树叶的纹样时,孩子们欣喜不已。
   
紧接着激动刺激的撞蛋比赛开始啦!两人从两边将蛋滚出,撞在一起没有破蛋的小朋友则获胜。经过一轮又一轮激烈的角逐,最终评选出撞蛋冠军,这场激烈的撞蛋比赛在孩子们的欢笑声中结束。 (文:胡笛)

粽叶飘香包粽子

    听闻班级要开展端午系列主题活动,身怀十八般武艺的巧手妈妈和热心奶奶来教我们包粽子喽! 
   
包粽子之前,孩子们先了解一段历史和端午节的传说:古时候包粽子是为了纪念伟大诗人屈原。爱国诗人、楚国大夫屈原,面临亡国之痛,于五月五日,悲愤地怀抱大石投汩罗江,为了不使鱼虾损伤他的躯体,人们纷纷用竹筒装米投入江中。以后,为了表示对屈原的崇敬和怀念,包粽子延续至今。
    了解了端午节包粽子的传说后,妈妈老师们开始亲身示范如何包粽子,孩子们认真听、仔细看……挑上一片粽叶,折成一个漏斗,放上一勺糯米,点缀一颗辅料,绕上一条绳线,哈哈,做好啦!你也想试试吗?孩子们每个人都耐心尝试,个个儿包起粽子来有模有样!一起来看看吧!(文:饶润梅)
 

锣鼓喧天赛龙舟

    6月8日上午,浙大西溪幼儿园的大操场锣鼓喧天,中班组的孩子们兴致勃勃地玩起了地面“龙舟竞赛”。
   
在响亮的锣鼓声中,随着主持人的一声令响,一条条“微型龙舟”在操场内开始奋力前行。每条龙舟坐有四名幼儿,龙头幼儿佩戴龙舟标志,其余幼儿头戴红头巾,大家紧随鼓点,相互配合,奋力往前划,颇有龙舟手的气势。经过激烈比赛,最终角逐胜负。
   这次龙舟竞赛活动深受孩子们的喜爱,活动不仅让孩子们在竞赛中体会到分工和团队协作的重要性,更加增强了集体荣誉感和相互协作的团队精神。(文:刘丹)

巧制香袋迎端午

    6月8日下午,西溪分园中班的教室里传来阵阵笑声,原来是张沈杭的奶奶、妈妈在教小朋友们制作端午节传统香袋呢!
   张沈杭的妈妈拿出一个神秘的袋子,从里面拿出已经做好的香袋展示给小朋友们看,里面有各种形状的香袋。妈妈老师亲手示范香袋的制作方法后,孩子们迫不及待地开始自己尝试了:将袋子凹上一个造型,装上中药粉和荞麦壳。最后再由家长收口完成。缝上小珠子,穗子,一个活灵活现的小动物香袋制作好了,孩子们带上亲手制作的香袋回家别提有多高兴了!(文:张沈杭妈妈)
   
    通过此次端午节系列主题活动,不仅锻炼了孩子们的动手能力,还增进了孩子们对中国民族传统文化的了解,孩子们感知端午、走进端午、品味端午,体会着传统节日的快乐与童趣。

来源:西溪分园  作者: 中班组教师及家长  编辑: 王珏  摄影: 中班组教师及家长
时间: 2016-06-13 08:18:00  
改变文字大小: | |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