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欣分园 教育需要一颗平常心

阅读数:1971

      近日,浙大城市学院的杨老师来到九欣分园,为大家带来了一场关于教育心态的讲座。讲座中,杨老师指出用分养双胞胎的例子,经大量数据对比在统计学角度证明,孩子受先天遗传影响比较大,即使在不同的家庭环境下也会出现类似的性格,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性格表现的更加真切。杨老师用事实和数据,给我们这些在情绪上焦急,在心理上迫切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对孩子未来存在不安全感的家长,带来了新的教育思想,非常具有前瞻性意义。
    在如今复杂多变的竞争社会中,所有父母都承受着社会和家庭的双重压力,我们会很习惯的将不良情绪从单位带回到家庭中,把这些不良情绪发泄在家人和孩子身上,从而激发了很多矛盾和问题,也让孩子教育成为家庭生活的附属品。理论上孩子在家庭中处于十分重要的位置,但实施起来却被边缘化了。父母的不满、孩子的不安,蔓延在家庭中,让教育成为一件很难事。
    从文化教育的角度讲,我们这代人在应试教育体制下成长,缺少太多人文关怀,均以分数论英雄,同时在家庭教育方面抛弃了传统文化,出现了文化断层。我们内心的焦躁来着社会同时也来自我们的家庭。如今主流文化开始回归传统,以百家讲坛为代表的传统文化再次回归,带给我们不一样的心灵感受,让我们焦躁的内心世界获得重新思考的机会。在抛弃了过去的意识形态后,我们拨云见雾般的发现了一片熟悉又陌生的文化新大陆,私塾,四书五经,朗朗书声又重新回到耳边,杨老师的生生学堂把传统文化重新带回到我们生活之中。传统文化带给我们不仅是文化形式,更是一种思考方式,伦理道德礼义廉耻,这些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元素,给我们焦躁的内心带来一丝宁静。
    在文化教育的缺失下,家庭教育容易缺乏理论基础,我们经常强制要求孩子做不太情愿的事,却忘记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其实,多阅读些经典文化,有助于我们调整心态,平衡焦躁的心态,缓解内心的不安,给自己给家庭给孩子一个好成长环境。其实每个孩子的内心都是希望被肯定被接纳和理解的,孩子通过大人的态度来不停修正自己,然而很多时候我们忽略了这些,而孩子迟迟得不到我们的肯定和表扬,久而久之就失去了信心,失去了一次兴趣的培养机会。
     教育需要一颗平常心,拔苗助长并不是最好的方法,优秀的苗子应该放在自然的竞争中去成长。每个家长都担心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但是评价一个人是否优秀是有多重标准的,单一的指标是难以判定结果,智商高不代表以后社会地位高,去全面的发展孩子各个方面,让孩子内心健康快乐的成长才是最重要的。那些成长在大山里的孩子,没有那么多机会参加兴趣班培训班,但是不代表这群孩子就没有明天了。他们可能没有经历高考,没有足够的文凭资本,但是他们有吃饱穿暖知足常乐的积极心态。在大学生普遍就业难,心态无法调整好的大背景下,这些山里的孩子脚踏实地的进入社会,一步步都奋斗,反而成就了不少人物。
     如果你真的关心孩子,那就问问孩子过得是否开心,积极乐观的心态才是一生的财富。

 
来源:九欣分园  作者: 汤悦可爸爸  编辑: 潘丹萍  摄影: 傅林云
时间: 2016-04-18 14:53:28  
改变文字大小: | |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