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这么近看到舞狮,狮子朝我跳过来的时候我太激动了。”“哇,我染的布真好看,还是独一无二的花纹!”“我吃过很多次片儿川,但是今天吃的是我自己做的!”……一句句快乐的话语,在浙江大学幼儿园实验园里飘荡。
原来实验园的孩子们和老师们在进行一场为期一个月的“一米看非遗”系列迎新活动,这场由全体园家委会家长和教师们一起精心策划的非遗传统文化活动,不仅让孩子们感受了新年临近的喜悦,更是让他们零距离感受体验非遗的独特魅力。
12月24日清晨,一米看非遗活动开幕式上,园内锣鼓喧天,舞狮表演以其生动活泼的舞姿点燃了现场气氛。狮子在孩子们的欢呼声中跳跃、翻滚,展现了非遗的“动”之精髓;古琴弹奏《梅花三弄》的悠扬旋律,让孩子们沉浸在非遗的“静”之悠扬中;太极拳表演则以其行云流水的动作,展现了力量与柔美的完美结合,传递出非遗的“神”之韵味。
为让孩子们感受传统的集市氛围,本次特别设计了两场“好物循环•早晚集市”活动,全园小、中、大班的每一个小朋友都有机会体验当小摊主。小摊主们将自己闲置的玩具、书籍、手工艺品摆放得整整齐齐,等待着新主人的到来。而摊位的另一边,换购的小朋友兴奋地伸长脖子,东瞧瞧细摸摸,精心挑选自己想要的好物,一张张开怀的小脸满是换购成功的喜悦。
在25日的非遗互动体验坊中,孩子们亲身体验了书法、古琴、糖画、捏面人等系列非遗传统文化活动。在糖画工作坊,孩子们目不转睛地观察着糖画传承人如何将一团热糖变成栩栩如生的卡通形象,轮流尝试,感受着糖在手中逐渐成型的奇妙过程;在捏面人体验区,孩子们用小手揉捏着彩色的泥团,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独一无二的小泥人。这一边,孩子们安静地坐在古琴前,聆听古琴老师弹奏的悠扬琴声,随后尝试拨动琴弦,认识“宫商角徵羽”;书法鉴赏区的孩子们认真地蘸墨、运笔,体验着中国书法的韵味和力度;中草药捣药区,他们则认真观察捣药石臼中的中草药,用研磨棒捣成粉末,在老师的帮助下倒入专用纸袋,制成香囊;剪纸体验区的孩子们正一笔一划描绘图案,然后小心翼翼地剪出各种图案;花鈿妆体验区里,孩子们好奇地观察着老师如何用各种装饰物点缀在小朋友们的额头,轮流尝试,互相帮助,体验着古代妆容的独特魅力。
26日是“吃吃的笑”非遗美食制作品尝日,孩子们化身小厨师,亲手制作杭州本土非遗美食。孩子们或认真地揉面团、擀面、切割,然后捏出猫耳朵;或兴奋地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和口味,仔细地搓起汤圆;或将面团揉成细长的面条,然后切成一片片薄如纸的面片,准备烹饪成美味的片儿川……一个个神情专注,小手不停,期待着将手中的面团,快快变成爱吃的美食!托班组则邀请到了糖人李爷爷为孩子们画糖画,看着爷爷手里的糖一会变成小兔,一时变成小蝴蝶,孩子们连连拍手,闻着香香甜甜的气味,托班宝贝们也迫不及待想要尝一尝啦!
“艺术的造”天马行空非遗艺术体验活动,是贯穿在整个迎新活动中。在扎染体验区,孩子们将布料折叠、捆扎,然后小心翼翼地浸入染缸中,布料在孩子们的手中逐渐变幻,当展开的那一刻,独特的图案跃然布上。而在漆扇区,孩子们精心挑选喜欢的色彩滴入,将白扇轻轻浸入,缓缓搅动,有的小朋友一边搅动一边轻轻地吹,当白扇再拿起的时候,色彩缤纷的漆扇跃然而出,有的像夕阳下的一抹晚霞,有的像西湖的湖面点缀了一池荷花……而在“童梦非遗留白岛”旁边,摆满了用各种材料制作的新年愿望作品,也有许多孩子用画笔将自己的新年愿望现场在留白岛描绘创作……最后,所有的作品都在幼儿园里进行了布展,所有大朋友小朋友都纷纷前来观赏,他们被这些充满创意和想象力的作品深深吸引,不时发出阵阵赞叹声。
本次活动从策划到布展,每一处每一幕都穿插着家长们忙碌的身影,这不仅是一场孩子们的迎新活动,也是一次家园共育理念的生动实践。本次活动的主要策划人、实验园家委会主席小一班榴莲妈妈表示,家园共育是家长、孩子与园方深度共建的链接,恰逢春节非遗申请成功,“一米看非遗”活动串起了幼儿园和家长们背后多方资源整合,与老师们化身为艺术家进行二次创作,让舞狮、太极、古琴、拓染漆扇、无人机等以“一米”的距离走近“一米”高的孩子们,体验与成长都在当下发生。浙江大学幼儿园实验园副园长鲍玲玲说:“非遗文化凝聚着浓厚的中华民族精神和情感,在幼儿园阶段引导幼儿感知非遗传统文化具有积极而深远的意义。实验园多年来一直将传统文化根植于幼儿园可持续发展的园本课程中,以情趣化、多场域的教育方式增强孩子们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在接下来的一个月,老师们将根据孩子们的年龄特点及对非遗的兴趣,继续深入推进非遗项目的班本课程探究,如小班的油纸伞、中班的扎染、大班的皮影戏等……“一米看非遗”活动不仅为孩子们带来了独特的过年氛围和欢乐,更将非遗文化深植于孩子们的心灵。当他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领略传统文化魅力时,文化自信的种子也悄然扎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