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中班《我的家乡》主题活动正如火如荼的开展着,孩子们从“杭州美景”游历到“杭州的桥”,现在来到了“小馋猫们”最期待的“杭州味道”。葱包烩、猫耳朵、片儿川、东坡肉……孩子们滔滔不绝地表达着自己最爱的“杭儿味”。当说到“猫耳朵”时,孩子们议论纷纷:“难道猫耳朵真的就是猫的耳朵做的吗?”为了帮助孩子们理解“猫耳朵”名字由来和具体制作方法,在体验中感受杭帮菜文化,喜欢上杭州美食,在3月17日,浙大幼儿园实验园中二班特别邀请了一位神秘的朋友——何懿妈妈,来和我们一起探索“猫耳朵”的秘密。何懿妈妈经营一家闻名遐迩的杭帮菜餐厅,是位专业美食爱好者,平日对做美食、品美食颇有见地。
那制作“猫耳朵“都需要哪些原材料呢?虾仁、青豆、火腿……原来食堂的叔叔阿姨们已经帮我们准备好啦!何懿妈妈和孩子们来到小厨房,孩子们也一一穿上围裙,真是有模有样呢,我们的美味制作也正式开启啦!一起来看看这些“大师”们是怎样操作的吧:只见剥豆的孩子们小手飞快,十分灵活地将豌豆皮剥成两半,里边的小豆子哗啦啦地掉进了盆里,豆子与盆子互相碰撞的声音格外清脆,真像一首美妙的乐曲;再来看看另外一组,孩子们拿起安全小刀切起了一颗颗虾仁,那些被切分的颗粒真像一粒粒晶莹剔透的珍珠啊!力气大的孩子甚至还把微硬的火腿也切得细小无比。
紧接着,就到了最关键的一步——“猫耳朵”的“耳朵”制作啦!何懿妈妈将面团分成若干等份给孩子,之后便开始了分组学习与体验。何懿妈妈将猫耳朵的大小比喻成刚刚剥过的豌豆大小,孩子们一下就知道自己一次需要揪多大的面团了,之后请孩子们比出“点赞”的手势,用大拇指按住面团往前轻轻一滑,一颗可爱又小巧的”猫耳朵“就成功了。期间我们的何懿宝贝还展开了同伴互助,大家忙碌着、欢笑着,不一会儿,一盘盘的猫耳朵就捏好了。最后孩子们在观看了”猫耳朵“的烹煮过程后,终于吃上了自己的作品,孩子们边吃边说“这也太好吃啦!”、“真美味呀!”、“老师我还要!”,宝贝们一边称赞着自己的“手艺”,一边发出“吸溜吸溜”的声音,自己做的就是格外香!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帮菜也是杭州一道靓丽的名片。通过何懿妈妈走进实验园小厨房的助教活动,孩子们不仅在实践中了解到杭州美食——猫耳朵的制作过程,对杭州也多了一份热爱的理由,从中更感受到了劳动的快乐与趣味。不仅如此,此次助教活动更是将家长资源和孩子们的主题课程深度融合,有效地推进了中二班的家园共育模式。家长助教活动,精彩无限,其乐无穷,我们期待有更多家长走进幼儿园的教育舞台,携手为孩子们成长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