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行留思 探究共行

——玉泉分园举行研讨沙龙

阅读数:11

   针对教师在开展科学教育中捕捉幼儿疑问与推进时所存在的困惑,2月17日下午,浙江大学幼儿园玉泉分园全体教师齐聚音乐厅,结合日前自主观看的上海市特级教师袁晶晶讲座视频《依行留思 分享与探讨》,带着问题与思考参与研讨沙龙,活动由玉泉分园副园长孙为为主持。
  
通过回顾讲座视频,老师们共同探讨“终局思维”“好奇心”“倾听”与“启发”这四个关键词背后展现的理念及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运用。老师们集思广益,结合实际教学经验开展了头脑风暴。

  “终局思维”是指“以终为始”,是从终点出发考虑问题来决定当下的选择,需要老师们从儿童发展长远角度思考,着眼于当下,带着目标开展教学探究活动。“好奇心”指对信息缺失或信息缺口做出的反应即产生好奇,需要老师们吸引孩子产生探究兴趣,激发好奇心。大家纷纷结合教学实践交流自己成功激发幼儿好奇心的案例,例如“我们的植物死了吗”“博物长廊游戏中鼓励孩子自主探索”“提问中引发深入探究”、投放适宜多元可变化的低结构材料等。

  袁晶晶老师提出:在和孩子对话时,我们要听什么?有些老师更多听的是答案,而不是孩子的思维。因此教师在倾听孩子的思维、理解孩子的探索方面,需要突破封闭性的提问,更多地使用开放式提问,促进孩子进一步思考与探索。通过观看视频《蚂蚁,你给我站住》,老师们感悟到,在日常教育教学中要鼓励孩子不断进行探索与创新,在开展活动时也同样需要不断尝试、勇于探索,跳出局限思维。

  最后,根据袁晶晶老师讲座中的视频《像科学家一样思考》,老师们带着“终局思维”理念按学段分组讨论并设计相关活动,通过不同年龄段的同课异构体会如何有针对性地开展适合孩子们的科学活动。大班组设计了数学活动《下一个是谁?》,引导孩子在游戏中观察小球颜色的变化,发现排列规律;托班组设计了《小球变变变》,重在激发幼儿对小球的变化的好奇心和探究欲;中班组在主题背景下设计连续性的活动目标,通过管道游戏发展幼儿排序能力,获得模式经验;小班组设计活动《变来又变去》,幼儿尝试按照小球变色特征,初步感知ABAB的模式。

  在特级教师袁晶晶的引领下,老师们对“如何发挥科学教育活动对幼儿能力素养的培养”和“教师如何提升教育活动的执教能力”这两个问题有了深入的思考,并将继续带着“终局思维”理念展开日常教学活动。本次研讨沙龙拉开了新学期的教研序幕,为后续教师与幼儿共同成长做好理论支持与铺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