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球大世界”走进海洋二所

阅读数:17

——浙大西溪幼儿园中四班亲子活动

    5岁小朋友们正是对自然充满探索的年龄,小脑瓜里满是十万个为什么。在这个桃红柳绿的季节里,除了带孩子去拜访春姑娘,走进科技馆、博物馆也能收获满满。经过小满妈妈的联系沟通和家委会的精心组织,中四班的小朋友们和爸爸妈妈一起走进了海洋二所,开展别样的“小球大世界”亲子探索活动。
    在海洋二所薛叔叔的带领下,大家走进了一座大楼,里面有一根蓝色柱子格外引人注意。小朋友们顺着叔叔手指的方向抬头往上看,哇,好高啊!柱子最上端飘着朵朵白云,慢慢往下看就是蓝色的洋面了,柱子越往下就表示海洋深度越深。薛叔叔说,目前人类已知的海洋深度有11000米呢!从海洋表层(200米)到海洋超深渊层(11000米)根据每层的阳光照射度不同,那里生活的动物和植物也大有不同。你看,头顶吊了一个灯泡安康鱼好特别。那是因为它生活的海洋层,因为照射不到阳光,黑漆漆的,它利用会发光的小灯泡捕食。
    Get到海洋深度与生物的知识后,小朋友们有来到了一架船模边,船身上写有“向阳红10”。哦,原来这是叔叔阿姨他们到海洋里科考用船的模型呐!薛叔叔介绍说,“向阳红10”船身有80米长,船尾的机械抓力大无穷,拎起4头大象重量的物品不在话下。船两边的橘色小艇是救生艇,船身上一个个小窗口就是叔叔阿姨出海时睡的房间啦。
    跟着叔叔来到一块大帘子后面,半空中悬着一颗球,通红通红的,像是一个火球,这是什么?原来我们来到了“小球大世界”的馆场。这是一套独特的软件,能将海洋、气象、地理、航空等丰富的影视素材和实时数据,以视频的形式投射到球幕上,形象地映射出星球的风云变幻。球体虽小,但它所承载和投射的内容是整个星球大世界的缩影。我们刚刚进来所见的就是小球就是模拟出来的太阳!小朋友可不是火星哦。
    除了太阳,小朋友们还看了到火星、月球还有我们美丽的家园——地球。让小朋友、大朋友们更为惊叹是小球上出现的地球炫酷画面,看到了我们美丽的蓝色星球缤纷多彩。看完这些炫酷的画面后,小朋友开始不淡定了,纷纷要求看看他们心目中的星球模样。土星、水星、木星……把太阳系挨个点了名。不过,听到楼上有一条比恐龙还年龄大的鱼,小朋友和大朋友们的胃口被吊了起来,立马奔去二楼。
    在二楼,大伙见到了这条“矛尾鱼”。薛叔叔说它出现的时间比恐龙还早,但现在还存于世,是名副其实的“活化石”,只是数量稀少,非常珍贵。小朋友们对它都好奇不已。
    看过“矛尾鱼”后,小朋友们又好奇叔叔阿姨们是怎么把海洋里的生物带回来的。为了回答小朋友的问题,薛叔叔又带着大家去参观了“蛟龙号”深潜模型,并向大家解释了“蛟龙号”深潜如何开展工作的。小朋友们听得津津有味,超级认真呢!
    今天作为讲解员的薛叔叔曾多次参加南北极科考,肚子里满是故事,小朋友们可喜欢了。这不又跟着他去看北极熊宝宝和南极企鹅宝宝了。在科普视频中,小朋友们不仅看到了北极熊宝宝和帝企鹅宝宝的出生,还欣赏到了绚烂的极光。了解了一些在两极科学考察有趣的事,还知道了在2009年1月我们国家在南极内陆冰盖最高点,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南极内陆科学考察站——昆仑站。在场的小朋友每人获得了一张珍贵的昆仑站建站明信片。这可是2009年1月从南极寄出来的哦,回家可得让爸爸妈妈好好收着呢。拿着珍贵的明信片,大伙来到所内的“南极石”拍照留念。没错,这块石头来自南极,据说藏着宝石呢。
    中四班“小球大世界”亲子活动圆满结束了。愿今天这群站于南极石前手持特殊明信片的小朋友们,能在这个春天埋下一颗“与自然沟通”善的种子,热爱自然、探索自然、敬畏自然。

 

来源:西溪分园  作者: 郑思源妈妈  编辑: 王珏  
时间: 2019-04-15 18:45:00